高速全自動回轉式貼標機的質量問題一直是國內貼標機生產企業的難題,許多企業一直處于引進吸收國外技術進行生產的狀態,無法自行開發設計更高產量和更多品種系列的高精度貼標機。其主要原因是貼標機的關鍵部件(上膠、取標、送標凸輪—齒輪機構)一直沒有得到最合理的設計理論和機構參數,因而嚴重影響到整個貼標機的開發。
為從根本上解決貼標機質量和開發周期的問題,我公司對此凸輪齒輪機構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較合理的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了B.TB18-8-6,B.TB24-8-6,B.TB30-8-6四標貼標機,產量由2.0萬瓶/時至5.0萬瓶/時,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如圖1所示,在瓶子進入貼標機后,止瓶星輪打開,瓶子向前移動,經過進瓶螺桿定距后,進入星輪卡位,撥進托瓶臺。此時壓瓶頭在壓瓶凸輪的作用下壓住瓶子,到第一標站的貼標位置時,瓶子與夾標轉鼓相切。在進瓶的同時,氣缸推動標盒前移,抹膠取標部件的取標板與膠輥對滾上膠后,從標盒上取下一張標紙,再由夾標轉鼓的夾子從標板上取下來。夾標轉鼓夾住標紙轉到與瓶子相切時,就將標紙貼在瓶子上(頂標、肩標則增加一個推標凸輪及滑塊,以補償瓶口與瓶身直徑的差別)。貼標后,托瓶臺轉過一定角度后,托瓶盤在公轉的同時,順時針自轉90°,瓶子在經過裝有毛刷的區域時,標紙便由毛刷刷服。為使封頂標標紙能由毛刷刷服,托瓶盤在公轉通過頂標毛刷區域的同時,多次順時針和逆時針自轉。當轉到第二標站的貼標位置時,瓶子背面與夾標轉鼓相切,此時可貼上背標,再經過托瓶盤的自轉,由毛刷將背標紙刷服。在出瓶星輪上方安裝一平頂標裝置,瓶子經過時,將頂標上部壓服。而后,經出瓶星輪與磨擦帶的作用,使瓶子在出瓶時自轉,由旋轉毛刷滾筒將頭標刷服平整。
取標板完成上膠、取標、送標動作是通過凸輪-齒輪組合機構來實現的,如圖2所示。
1—取標轉轂 2—取標板 3—小齒輪 4—扇形齒輪 5—滾子 6—凸輪
小齒輪3和取標板2被固定在同一根軸上,取標板2隨取標轉轂1公轉。由于裝在扇齒輪4上的滾子5受凸輪6的凸輪槽控制,使得扇齒輪4擺動,扇齒輪4帶動小齒輪3、取標板2擺動,完成上膠、取標、送標動作。
根據貼標機托瓶轉臺轉向的不同,貼標機分左-右機和右-左機。本文只討論右-左機的情況,并規定所有元件的角度逆時針為正,順時針為負。
取標轉轂轉一周,取標板有3個工作過程:上膠、取標、送標,在3個工作過程之間有3個過渡階段。由于取標板的自轉是靠凸輪來控制,因此,凸輪曲線應有3個工作曲線段,如圖3的ab,cd,ef?! ?/p>